首页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>文学
玩转多国语言的工程达人
记一带一路上的建设者陈剑锋

今年已经51岁的陈剑锋先后曾参与印尼阿萨汉、柬埔寨额勒赛、安哥拉凯凯等国际水电站工程建设。扎根海外的16年,他从未接受过外语专业训练,但通过自身的努力,一天一个单词,连点成句,实现了从肢体动作到语言互通的华丽转变。他从不吝惜传播自己的专业技术,一步一个脚印,成为推进公司国际项目属地化管理的骨干力量,被誉为“中国来的好队长”。

肩负使命,勇挑重担的先行者

2007年5月,陈剑锋从宜昌出发,来到印度尼西亚这片陌生的土地,为公司新签约的项目“打前战”。

印尼阿萨汉水电站

 

“泰国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,沙巴…芭堤雅…阳光热辣辣”,在印度尼西亚干工程会不会时常享受到海岛游的快乐?这是陈剑锋经常被问到的问题。然而,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样浪漫。在印尼,陈剑锋和项目团队要长时间待在高温、高湿、高紫外线的环境中,每天都要忍受近40摄氏度的酷热以及超强紫外线的暴晒,黝黑的皮肤正是他长期在现场暴晒留下的痕迹。

韧劲十足,自学成才的语言大师

陈剑锋是一位语言“多面体”,从印尼语、柬埔寨语、英语再到葡语,陈剑锋用“语言”在世界交“朋友”。然而,他的多语言技能并非一蹴而就,他经历了一段充满磨合的时期。

2016年8月,陈剑锋转赴安哥拉凯凯水电站,是最早一批驻扎项目的“排头兵”。项目所在地位于安哥拉南部,穿越20余公里的热带雨林,宽扎河畔随处可见野生动物出没,密林深处更是充满着未知的危险。为及时准确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,陈剑锋做“开路先锋”,和同事们带着干粮,一头扎进深山老林,徒步穿梭查勘。

“安哥拉靠近赤道,常年高温,没走几分钟就大汗淋淋,我们坐在大树下小憩,我看到不远处的一片沙丘上,一条蛇缓缓的游走过来,定睛一看,那可是号称‘沙漠死神’的黑曼巴蛇”,陈剑锋讲起那次惊险的经历,不禁心头一颤。语言不通的他轻手轻脚比划着告诉安籍员工不要动,以免大幅度动作惊扰到它。   

圆满完成项目实地勘察后,他开始备战学习葡语。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不是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的距离,而是我站在你面前比划半天,你却不懂我”,有了学习印尼语和英语的经验,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,壮着胆子向当地工人询问物品名称,抓住机会与他人交流,并依旧进行标注,每天晚上睡前回顾所学的单词和句子。

 

记满笔记的葡语学习手册

“阿米古,蹦蒂亚!”(葡语:朋友,早上好!)陈剑锋每天早晨都主动与现场安籍员工打招呼。

有一次,水泵坏了,陈剑锋指着一个方向,用葡语说了一句话,安籍员工立即明白了要做的事,并立即前往现场。现场管理人员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,陈队长居然会说4国外语,他们问陈剑锋是如何做到的。他解释说:“语言学习并不需要非常精通,关键是让人听懂,并结合适当的肢体动作使语言表达更高效。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,陈剑锋已经能够用葡语给安籍员工安排工作了。除了与劳务人员用葡语沟通外,他还能用英语与业主和监理进行交流。

 

陈剑锋与安籍监理Nádia交流工作

 

陈剑锋在语言上的“天赋异禀”,让他成为推进国际项目建设的重要人才,他的学习能力在项目部赢得了赞誉。

言传身教,传播钻爆施工技术

1992年以来,陈剑锋一直从事洞室钻爆开挖工作,称得上是这一领域的行家。在爆破施工过程中,陈剑锋会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地质条件,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。在接触新设备时,他会一丝不苟拆卸和还原设备配件,以图纸为依据,全面细致地了解设备。

 

陈剑锋在绑雷管

他在工作中展现了出色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才能,尤其擅长指导安籍员工进行钻爆施工和相关设备维修。

“安籍员工刚开始接触火工材料的时候,不了解材料的危害性,更没有安全意识。在炸药到达炮位时,他们扛起炸药随便乱丟,当时吓了我一跳,立马用葡语制止,告诉他们炸药的危害性,要轻放绝不能往地上丢”,陈剑锋立即开展专业培训,“炸药雷管不能混装,装药过程中不能抽烟打电话,炮区应用警示带临时封闭。根据爆破计划装完炸药进行堵塞时,要一手拿住导爆索防止其一并掉入孔内进行堵塞,在整个炮位完成装药后,检查孔口确保没有石块进入”。

 

陈剑锋指挥测量,标记爆破钻孔点

“一滴水在大海里才能蓬勃不息。”多年来,陈剑锋乐于分享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,交流属地化管理经验。他培养员工养成专注完成任务、追求卓越的意识,注重让他们多次实践操作,观察他们的学习能力,重点关注表现优秀的员工,推荐他们成为带班长。

陈剑锋对于自己的技术能力充满自信,在他长达30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中,接触过不同型号、不同厂家的设备,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专业操作流程体系,他常常说:“一个好的钻工就是一个好的施工员。”

在项目部成立初期,陈剑锋肩负起属地员工的培训重任,传承自己的知识和经验。他不仅自己进行教学,还培养了一些安籍师父,让他们去教导新人,通过演示教学、过程指导和现场实操,最终进行学员考核。目前,陈剑锋管理安籍员工64人,先后为项目部培养了机械操作工、机械修理工、电焊工、钢筋工、混凝土工、测量工等技能人才150余人,他的团队被称为凯凯项目的属地化人才培训基地。

知行合一,推进项目属地化管理

在日常教学和工作监督中,他最常做的是换位思考,尊重对方,不因为国别而歧视对待。他以心换心,长时间以来,赢得了安籍员工的尊敬和配合。

一名安籍员工犯了错误,弄翻了358号钻机,好在人员没有受伤。但他仍然告诉员工这次事件的严重性及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,并对其予以适当的处罚,在他的团队里起到了安全警示作用。然而,安籍员工并没有对此表示不满,欣然接受了处罚。

宁静的非洲大地从睡梦中醒来,蜿蜒的宽扎河畔,安哥拉凯凯水电站的建设者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2022年10月,进水口明渠启动施工,作为新开的部位施工,工人对新工作面了解甚少。

工程开工前,陈剑锋对人员进行培训和调配。其中有一个新来的电工,工作散漫。询问原因时,他说不满足待遇,自己什么都会,希望得到加薪。陈剑锋给了他一个机会,让他在现场进行一项测试。他告诉电工,设备上的一个零件坏了,让他拆下来并更换。安籍员工迟疑不前,表示不会。陈剑锋说:“那你就脚踏实地做你的工作,操作技能还需提升”。第二次,陈剑锋单独找到他操作时,他的能力明显提升,夜间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和爆破前设备的拆卸也能熟练完成,他获得了晋升资格。在陈剑锋的指导下,进水口明渠工作面有序推进,截至目前,土石方开挖完成21.2万立方米,占比达58%,完成率超前。

凯凯水电站截流现场

陈剑锋严格遵照属地化薪酬晋升体系,确保了公正性和透明度,并为员工提供了成长和晋升的机会。一名安籍员工找到陈剑锋,表示希望晋升一级,经过了解,该员工刚刚调入进水口工作,根据属地化规定,需要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工龄工资调整,并进行能力考核,只有通过考核后才能晋升。陈剑锋将情况说明,告诉他这些规定,安籍员工也表示认同。

“沟通真的很重要,要为安籍员工解决问题,不能逃避,更不能含糊敷衍,认真对待并讲清楚,即使结果不是他们所期望的,他们也会接受”,陈剑锋多次强调沟通的重要性。例如,工资计算出错,陈剑锋会第一时间与属地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核对并更正。陈剑锋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是在长期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。他以身作则,注重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和合作,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员工的尊重和信任。

凯凯水电站建设团队中的安籍员工马里奥,他称陈剑锋为“爸爸”。他说:“以前,我是贫民窟的孩子,对工程建设一无所知,更不知道什么叫人生目标,他给了我工作机会,给了我“面包”,还培训了我爆破测量、炸药装填等技术,是我的爸爸(再生父母)。3年了,我的生活改变了,我的家里也变得富有了,我会更加珍惜工作机会。”像这样喜爱、信任陈剑锋的安籍员工还有很多。

“过去16年,我从35岁到今年51岁,可以说整个青春都放在海外了,我觉得不后悔、不辜负。我也希望更多有梦想、有抱负、有情怀的青年人能够投入到公司国际项目建设中来”陈剑锋说。

安哥拉凯凯水电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非洲在建的最大水电站工程,被誉为“非洲三峡工程”,可满足安哥拉40%以上供电需求。目前,凯凯水电站项目主体工程尾水洞、进水口明渠已陆续启动,进厂交通洞厂顶支洞TACA洞挖完成,并于2023年5月20日实现宽扎河截流。

安哥拉凯凯水电站

 

宽扎河依旧在静静地流淌,陈剑锋的国际人生,也只是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点点印迹,而正是这些印迹的汇聚,推动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由“大写意”向“工笔画”演进升级。
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